2019-06-05
人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动物?
太容易得到的就会去挥霍,而不是好好珍惜。
比如说:
越有人对你嘘寒问暖,你久了就觉得多余?
一次只买一本书,买来就看,潜心阅读。而不是买来一大堆书却从来没动过,放在那里布满了灰尘? 一放假反倒经常不知道做些什么,空把时间磨蹭过去?
越容易得到,失去也不心疼,因为下次需要还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嘛。等失去后才发现,原来这东东这么重要,这么难得啊?
彼时的不觉得珍贵,此时的痛失之殇都是正常现象。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对于拥有和失去的落差的正常反应。
01
▼ 为什么拥有时不懂珍贵
两个心理学上的现象与此有关,晕轮效应和超限效应!
晕轮效应
拥有时看到更多的缺点,失去时想念的却是现在才意识到的好。晕轮效应
回去不了。
当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,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,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,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。
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,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,向周围弥漫、扩散,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,所以也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。
超限效应
通过上面的两个原理的解释,人不知道珍惜基本上可以看出,一方面太熟悉、太平常容易产生不知珍惜;另一种是给的太多,过度满足也会产生不知珍惜。
02
▼ 有什么好主意避免不知珍惜
物尽其用
年轻人,时间很多,因为时间很多,就容易荒废时间,或者这样说,年轻人钱不多,自然不能浪费钱,但年轻人只有时间多,所以就容易浪费时间,然后结果就可想而知了。
其实,不应该觉得我什么资源多,就可以浪费,而应该想,这种资源多,我应该让这些资源发挥其作用,让我其他稀少的资源能丰富起来。
不应该资源多就浪费,而应该物尽其用。
极简抱素
建议题主试试极简主义吧。找到真正所需,自然不会乱持有;懂得顺应内心,自然得失坦然。
已然满足,无需复加,如果只是新奇的形式而不是新奇的内容就不要随意动心,拿了也很快就腻。所谓“抱素”、“守真”!
予之有度
下次遇到喜欢的女孩不理你,先给她吼一声:“老子这么喜欢你你为什么不喜欢我!”
她有事要找你帮忙别帮她,别每次都答应,偶尔选一次无关紧要的事情放一次鸽子!
别对他太好!别天天把家务活都包了,而且还着急忙慌的屁颠屁颠的干!偶尔耍赖一次,要求对方干!